中文
中文
/
English
首页
Home
关于水发
Nav
产品中心
Nav
案例中心
Nav
解决方案
Nav
服务项目
Nav
新闻中心
Nav
线上商城
Nav
联系我们
Nav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专利
喷灌系列
滴灌系列
渗灌系列
果蔬园林类
大田作物类
温室大棚类
智慧灌溉项目
水肥一体化项目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农业生产能有多智慧?
聚焦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
国际农业领域众多“高精尖特新”服务和技术亮相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
农业生产能有多智慧?
只需用手机拍张照片,就能实时分析作物养分供应情况,并获取用肥推荐;
通过茎流“倾听”植物,了解其水分需求的实时信息,从而精准选择灌溉时间和用水量;
农机在收获作业时,通过一排排梳刷将成熟的籽粒拍打下来,不仅便于回收,还能避免籽粒受损……
4月25日,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办的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来自德国、以色列、荷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盟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等22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和国内品牌企业参展,众多农业领域“高精尖特新”服务、技术和装备等竞相亮相,充分展示智慧农业发展成果,促进各国间的交流融通,助力共同发展。
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硝酸钾、植物营养专用肥等供应商,而它此次参展带来的不仅有适用于温室经济作物滴灌、利用率高达70%的全水溶肥料“保利丰”等产品,更吸引人目光的是一款名为“Croptune”的手机App。“过去,农民依靠传统经验判断田里的作物是否缺养分,然后施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海法基于全球的数据,在2022年推出了‘Croptune’,农民只需要拍张作物的照片并上传,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分析是养分过量还是缺素,并推荐用肥,实现精准种植。”海法(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北区市场销售经理张洪刚说,这款App适用于生菜、萝卜、西红柿、土豆、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目前已在欧洲推开,期待在国内能有较好的应用。
“在澳大利亚,夏威夷果种植户正在应用茎流计测定树木的耗水模式,能够非常准确地掌握水分利用和水分状态,从而更好地确定作物的需水量。”北京禾流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ICT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研究人员杜鸿君介绍了一系列应用于植物监测、土壤监测领域的物联网产品,从传感器精确感知到数据传输,再到作物模型大数据分析,为农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聚焦智慧节水,水发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探索以渗灌技术产品为主的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渗灌就是在地下20—35厘米处埋入渗水管,相当于人体的毛细血管,直接把水灌入根系土壤中,这项技术水、肥利用率高,比喷灌节水60%,比滴灌节水30%,一般可节肥50%,同时不易板结、通气性好,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为果实产量以及品质提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水发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智慧节水分公司副总经理徐洲介绍。
来自马来西亚的企业Singularity Aerotech Asia(亚洲奇点宇航科技)展出了智慧农业平台和物联网农业解决方案。“为了畅通农产品供应链,我们的解决方案由三个系统平台组成,第一个平台能收集作物周期的土壤信息、气象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等,为农户提供直观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助力节省人力、肥料方面成本;第二个平台是一款数字农场管理工具,农民使用它记录农场生产、质量控制、收获销售等,能确切了解成本是多少;第三个平台是将前两个平台的数据进行整理,对农场进行排名,为批发商购买作参考,这样就可以保障供应链运作有效且顺畅、透明。”企业亚洲区高级业务发展主管Farhan Azlan介绍。
在智博会展厅入口处东侧,两台全进口大型青储收获机和联合收割机引人关注,它们来自欧洲最大农机生产商德国科乐收公司。不过,科乐收此次参展并不是卖设备,而是重在推介自己独有的技术。“其他收获机械一般采用揉搓技术收粮,而科乐收收获机独有的切纵轴流脱粒分离技术,则是通过一排排梳刷将成熟的籽粒拍打下来,这样能避免籽粒受损,其间的两个滚筒还易于在收割干湿作物时快速调整。”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区销售经理李洪峰说,科乐收的减损率在0.8%,远低于我国减损率2%的标准要求。
一家德国在华独资企业同样备受青睐。在雷肯农业机械(青岛)有限公司展厅,一台智能除草机迎来一批批参观者的咨询。“这台除草机主要用在有机农业种植中,就是用物理锄草方式代替化学农药灭草。设备上方有识别器,出苗高于2厘米后,就可清晰分辨苗与草。它的时速在8公里以上,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最多可以根据地形安装30行的除草犁。”公司农技农艺经理靳维军介绍,公司产品在世界农机界都是引领性的,像复合式精量播种机,集合了动力驱动耙、精量播种机、苗床整地机等多套设备技术,播种时驱动耙等于为种子搭建了“席梦思床”,播种后苗床整地机再帮种子盖一层舒服的“海绵被”。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粮油减损与真菌毒素防控团队,带来了最新研究成果。“团队新开发了一款全细胞生物传感器,能对粮食霉变前期的有机挥发物作出响应,从而实现高准确度的监测。”团队副研究员李旭介绍,不仅是粮油劣变精准检测和智慧监控,他们还针对粮油产后防霉保质绿色储藏等开展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团队技术,粮油产后损失能降低至3%以内。(
记者 毛鑫鑫 张鹏 石如宽 张蓓
)
来 源 | 大众日报
上一篇
智慧农业博览会:解锁农业新科技
下一篇
齐河实验田项目
文章分类:
新闻
分享到:
关于水发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专利
产品中心
喷灌系列
滴灌系列
渗灌系列
服务项目
智慧灌溉项目
水肥一体化项目
联系我们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解决方案
果蔬园林类
大田作物类
温室大棚类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新闻中心
线上商城
微信二维码